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要文件

重要文件

对全过程项目生命周期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探究

发布时间:2019-04-20点击次数:1884次

什么是项目?项目管理协会把项目简单的定义为为了创造出特定的产品,服务或者结果的暂时性努力。但是这个定义缺乏一定的整体性,进而失去一些对项目管理总流程和相关结果的把控。更多的研究人员根据系统理论提供了对项目的不同定义。项目是一个由人员,设备,材料和设施组成和管理以实现既定目标的系统。 每一个项目都遵循系统视图,分解成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可能进一步分解为更低具有特定目标的子流程。通过这种系统的项目定义,允许项目相关人员把项目分解成不同小的子系统项目,运用现有技术和工具,并且考虑到不同子系统项目的环境,促进项目完成度和质量。

项目生命周期是指从项目启动到项目收尾所经历的一系列阶段,也是项目经理和团队组织项目过程的方式。不论项目具体涉及的工作是什么,项目生命周期都可以为管理项目提供基本框架。项目阶段是指是一组具有逻辑关系的项目活动的集合。通常以一个或多个可交付成果的完成为结束,通常按顺序排列,阶段名称和数量取决于项目管理与控制需要,项目本身特征及所在应用领域。阶段通常有时间限制,由一个开始点、结束点或控制点组成。项目阶段定义了项目的检查点和不同时段的焦点,便于对项目进行计划、管理和控制。阶段划分的越细,说明控制越严密。项目阶段的意义是增加了一系列项目审核点,能够确保前一阶段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为开展下一阶段的工作做好准备,有效审核项目能否进入下一个阶段,从而经济有效地发现和纠正错误。


现阶段,我国采用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是一种定额计价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方法,通过对该模式吸收与消化,已形成中国式的定额计价管理体系。现在的工程造价管理中,各个地区的造价管理部门在全国统一的基础定额与基本工资、材料、机械价格的水平上编制单位估价表,较依赖定额,然而建筑工程的定额往往表现为相对滞后的状态,导致工程计价难以及时准确反映市场最新价格信息。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内涵与意义

我国传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在新的经济体制建设下逐渐表现出不适应性的特征,具体表现在,该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核心内容仍旧是实施阶段,并没有将决策与设计阶段全部纳入到管理范围中,或没有足够重视项目决策与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传统模式比较注重建设期的建设成本,对未来运维管理与维护的成本计算较少,对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内涵的理解不到位,难以对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管理。


我国现阶段实施的是静态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往往造成项目决策不科学,工程设计不合理,甚至造成投资规模的失控,影响施工质量,最终导致巨大的投资和浪费。像“胡子工程”、“钓鱼工程”等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秩序,阻碍了国家财政预算的顺利进行。与传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不同的是,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是从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出发,来探讨工程造价与成本管理的问题。包括工程项目的前期、中期、后期,详细内容就是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也包括翻新与拆除期等阶段。运用到综合的学科与知识,采用综合集成的方法,对投资成本、预期效益等进行全面评价与分析,并不断强调实现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各个阶段总造价成本的最小化。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注重科学合理的规划,包括对先进工艺、技术与材料的选用,确保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最小化,节省投资成本,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首先,对于决策阶段,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念采用的是科学合理的规划理念,对项目的建造成本、运维管理成本、使用成本等多个方面综合分析,探究多个可行性方案,对比优选出在保证建设质量的前提下最经济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优选最佳的投资方案,进而达到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其次,是设计阶段,施工建设方案的设计对工程造价具有较大的影响,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实施造价管理能够指导设计单位自觉考虑综合因素,包括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本、运营成本、维护成本等,既要以科学合理的设计满足使用功能,选用科学合理的材料与设计方案,又要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最小化。最后,是施工阶段,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对工程项目综合成本予以考虑,确保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评价与工程合同总体策划、实施方案的确定更加科学合理,保证施工各工序都能够注重成本控制。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方法

1)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


项目决策阶段应当对所有建设方案与可行性方案进行比较,优选出最经济的方案。造价选择依据应当根据全生命周期成本,成本较少的方案是可供选择的方案,经济性的工程项目决策能够解决设计阶段、实施阶段等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便于对各个过程的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所以在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不仅要考虑后期的运营成本、维护成本、使用成本,同时还要考虑社会成本因素。其中运维管理成本是传统造价管理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因为传统计价会认为运营维护管理的费用占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比例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但事实并非如此,根据美国权威机构的调查资料显示,工程全生命周期中的运维管理费用是建设费用的数倍,尤其是对社会成本的综合考虑,建成后对社会带来的所有效益影响,都属于生命周期成本中的一部分。所以在决策阶段,必须充分考虑运维管理成本和社会成本

2)施工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在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中,对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十分缺乏经济观念,对于造价管理的认识完全不足,许多设计单位为了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其内部管理机制存在许多弊端,缺乏奖惩机制。设计方案往往直接决定项目的投资成本,而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并不会对设计单位的经济效益带来较大影响,如果不对设计阶段采取严格的成本管理,会直接影响最终总投资。设计阶段应当以投资估算为主控制初步的设计工作,以设计概算来控制施工图纸的设计,同样要考虑全生命周期成本中的施工成本、运营回收成本等,要综合考虑材料的选择、设备的租用费用,并且考虑建成后的维护拆除等成本,最后就是保证施工的可行性,减少返工率,节约工程造价成本。

3)施工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


施工阶段是成本直接消耗的主要阶段,此时的工程造价管理应当把计划工程造价控制额作为目标值,定期对工程造价的实际投入与目标值进行比较,确保施工建设过程中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包括任意一笔资金的运用都应当计算其合理性。要充分考虑施工全过程、施工后变更计划、投入运营后的成本,控制工程变更与进度款的支付,确保工程施工建设的造价始终控制在目标值以内。施工阶段应当着重关注各个施工环节成本的动态消耗,因为施工阶段是成本支出最多的阶段,造价管理必须从各个施工环节与相关因素中予以全面的考虑,尽可能减少无用功或无效的经济活动,消除与减少不必要的开支,降低造价成本。此外,还应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对材料的消耗、人力的消耗、机械设备的使用进行合理的分配,在先进施工技术的支持下保证经济的合理性。

4)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的造价管理


竣工验收阶段主要是进行最后的造价汇总,分析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益,并完成建设项目的资产移交。同时,对比核算各个阶段的造价,检验决策、设计以及施工阶段的工作质量,做好资料整理、分析,监理好资料库,为以后类似的建设项目提供帮助。竣工验收合格后,将会进入后期的运营维护阶段,在此之前,应提前安排好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进而更好地保障项目的正常运营。

5)工程项目运营维护阶段


运营维护阶段是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也不能忽视造价的控制,应当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运营维护方案,降低生命周期的成本。具体来说,在保证工程项目质量与安全的基础上,采取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同时熟练的掌握和应用维护技术。对于一些相关的设施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应用,进而为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通过上述的方式,建筑设施的实用性增强,发挥了更高的经济价值。


(文章来源:度量衡工坊)